是一个普通人,对“疾病”都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更别说要上“手术台”了。可是一个有质量的诊疗既需要医护人员高明 的知识和服务,也需要病人及家属们的配合。但是,很多老人一上手术台,紧张的浑身发抖有的还血压狂飚,咋办?
前日,厦门眼科中心接诊了一个眼疾病人,69岁的张奶奶。张奶奶来自漳州乡下,家庭较为贫困,眼睛患有葡萄膜炎多年,但长期拖延没有到医院就诊,导致双眼几乎失明,生活无法自理。
厦门眼科中心眼外伤专科的黄艳明副主任对张奶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炎症严重,需要马上手术。
在与张奶奶家属充分沟通后,定于11月14日上午手术。
“由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根据其主视眼,我们要为张奶奶的‘左眼’施行玻切加白内障联合手术。此种手术比较复杂,病人的配合度要求较高。”手术主刀黄艳明副主任介绍说。
由于张奶奶家属不同意全麻,只能采取局部麻醉。可是等张奶奶一进手术室,便 被“恐惧、害怕”的情绪占据,全程都在呻吟、呼叫,加上她不会说普通话,无法充分沟通。为此,手术室特别找了一个会讲闽南话的护士来疏导、安慰张奶奶。可能是太过紧张,又或是有点耳背的原因,沟通还是不顺畅,张奶奶配合度不够,主刀黄艳明无法 的开展手术。
这时,手术护士李媛媛主动上前握住了张奶奶的手, 分紧张而又深感无助的张奶奶像抓住了依靠。小李全程牵着张奶奶的手,张奶奶则紧紧的、用力的“捏着”小李的手,生怕会放掉一样,这样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正是“握手”这个小小的举动,平复了张奶奶的紧张情绪。各项手术工作也才有序开展。
“由于患者过于紧张,这个手术比平时花费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要不是有护士小李的那个握手安抚的举动,可能还要再花上一些时间。”黄副主任说。
“病人进入手术室这个陌生的空间,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很常见,我们长期在手术室一线,对很紧张的病人我们都会及时的上前安抚他们,有时是握手给他们鼓励支持,有时是跟他们聊天让他们放松。”术后小李说。
正是有着像黄艳明这种医术高明的医生团队,还有像小李这样充满爱心、细心和耐心的医护人员,厦门眼科中心做好了一台又一台精品手术,为不同的眼疾患者送去了光明。
一个轻轻的握手,一句适时的问候,都能给病人和家属极大的安慰。厦门眼科中心在践行手术室人文关怀时从细节入手,从进入手术室的 一时刻起,护士主动介入,热情接待并作自我介绍,以缓解病人进入手术室时的陌生心理,让病人有“家”的感觉;在各项术前准备前,详细告知可能引起的轻微不适,避免不必要的紧张情绪;运用护士礼仪、文明用语、细心护理,让患者感受到亲人陪伴在侧。麻醉师和护士对手术前后的病人还会进行言语和肢体安抚病人。
“病人紧张了就陪她说说话,病人冷了就给她加件被子,手抖了我们就伸出援手……”厦门眼科中心副院长、手术室主任李晓峰表示,人文关怀胜过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