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张先生突然发现右眼视物有大片的暗影遮挡,视力明显下降,连手机上的数字都看不清楚,也不能自己接打电话,平时行走更是不便,需要老伴儿搀扶。在贵州当地医院多次诊治无效,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后经好友介绍,抱着一线希望,辗转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慕名从贵州来到重庆华厦眼科医院,找到眼底病专家陈少军教授。
高风险独眼手术获成功
重庆华厦眼科医院拯救濒临失明患者再获赞
陈教授了解到张先生目前右眼视力仅为0.02,玻璃体大量积血,为之进行了详细的眼部检查,确定他右眼疾病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致,根据患者的情况,陈教授建议他 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然后进行玻切手术,“患者目前仅存右眼视力,玻切手术是挽救右眼视力的 手段,即使独眼手术风险极大,作为医者也必须担当。”
眼底病玻璃体切割手术本身对技术要求很高,再加上患者是独眼,就意味着风险更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虽然已有三十多年的手术经验,可面对每一台手术,陈教授依旧高度凝神,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近一个小时的手术很成功。这意味着,陈教授又一*次为濒临失明的患者守住了最后的光明。
重现光明 如获新生
患者出院感动落泪
术后,张先生的视力恢*到0.2,经过几天的住院观察,已符合出院的标准,临行前,张先生及家属特意找到陈教授,一定要当面感谢她,并与陈教授合影留念。
“我从贵州来到重庆,之前经历过几次失败的手术,心灰意冷,本来抱的希望并不大,没想到陈教授不仅医术高明,医德更好!我现在可以看见手机上的字了,生活也方便了不少。重现光明,如获新生,我这一辈子都感激陈教授,她就是我的恩人,让我重新寻回了光明!我只剩一只眼了,光明对我来说弥足珍贵,如果我右眼也看不到了,我也许就没活下去的动力了......”在谈话中,张先生再度哽咽,感动到落泪。
有技术 更有担当
行医三十余载 竭尽全力让患者重见光明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正常人无法想象失明患者的世界是怎样的黑暗和绝望。行医三十余年,作为一名专攻眼底的医生,陈少军教授深知眼底是人体 能够直接观察到血管的部位,也被称为“映照全身疾病的窗口”,她用一双巧手在眼底行过数 手术,挽救了无数濒临失明的患者,拯救了无数个家庭,同时获赞无数,但她却并不在乎这些,“作为一名家者,不仅要有技术,更要有担当!让病人重见光明才是最重要的!”
在诊治的过程中,陈教授一直将提*患者的视功能放在第*位,总是尽力为每个病人提供较好的、最经济的医治方案。“医者仁心,不仅要医治患者的病痛,更要帮他们寻回生活的信心!”因为对眼科事业的执着、在学术上的严谨、对病人的真挚与耐心,患者亲切地称她为“光明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