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一项新的眼底影像检查技术。该技术原理是基于眼底血管中存在流动的血细胞,对同一横断面进行重复的相干光层析成像;通过特殊的计算方法,获得移动血细胞即血流的信号;并据此进行血管结构的三维重建,以冠状面(en face)的形式逐层呈现眼底血管的影像。有别于传统的血管造影术和OCT,OCTA采用世代的成像模式,因此设备的操作流程、影像的采集和评估以及影像报告的书写等,均需要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鉴于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 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制定出眼底OCTA的操作流程规范和影像阅片规范,以供临床参考使用。
眼底OCTA的操作流程规范
OCTA影像的采集包含以下步骤: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患者的资料输入、选择扫描类型、获取扫描影像、查看扫描结果以及分析和打印扫描影像。
(一)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1.患者准备:
根据患者体型,调整座椅高低和位置,使检查者和患者均处于舒适状态。向患者做适当解释,使其放松并配合接受检查。告知患者这是一项快速、非创伤性检查,需要患者摘掉框架眼镜,头部固定,注视镜头内部固视光标数秒钟。
2.设备准备:
保*设备正常运行,确保镜头清洁无污点(镜头清洁方法参见各设备相应说明书)。
(二)患者资料输入及扫描模式选择
1.创建新病 或选择现有病 进行新的检查。
2.输入新病 的相关资料并保存,然后开启新的检查。
3.在扫描模式中选择扫描类型、部位、范围,并选择需要检查的眼别。建议 行大范围扫描,再针对病灶进行精细的小范围扫描。
4.若患者已有影像记录,选择随访模式(部分设备会默认随访上次检查的 后一*次扫描)。
5.在待检查列表中,点击扫描名称开始扫描操作。
(三)获取扫描影像
1.嘱咐患者放松坐在设备前,下颌放置在下颌托上,额头向前紧靠额靠,调整颌托高度,使患者外眦高度位于眼位标志线水平,嘱咐患者注视设备镜头内部固视光标。此过程允许患者眨眼。
2.扫描头对准患者瞳孔中心,然后逐渐推进,直至显示屏上出现清晰的眼底图像,调节眼底图像至 清晰(包括边缘)。
3.可选择自动对焦或手动对焦调节,调整目标屈光度数、虹膜对焦、瞳孔位置、眼底图像对焦以及OCT影像居中。
4.如果扫描框覆盖的眼底范围与临床所需检查的部位不一致,可以通过调整将所需要检查的部位放置到扫描框内( 如在眼底图像上双击需检查的部位,或单击扫描框,将其拖至需检查的部位后放开鼠标等。具体调整方式视设备而定)。
5.确保扫描的视网膜光带清晰,位居显示屏观察窗的中间位置,信号强度高,亮度均匀。(如何获取 信号强度,参见备注1)
6.嘱咐患者眨眼一或两次,然后睁大眼睛,保持注视,尽量不眨眼,检查者迅速按下拍摄快门。
7.扫描结束,嘱咐患者可闭眼休息片刻,但头暂不离开托架。
8.查看扫描影像,如果不满意扫描的质量、扫描位置或存在较多运动伪迹,则嘱咐患者睁开眼睛,重复上述步骤以重新获取扫描影像。如果影像清晰,质量令人满意,则保存扫描影像。部分设备仅需扫描1次就可以成像;需要进行两次扫描的设备(X轴和Y轴方向各1次),重复上述获取扫描影像的步骤。
9.可以改变扫描模式进行新的扫描;可以对对侧眼进行新的扫描。
10.扫描结束,影像 保存且质量满意后,嘱咐患者头部离开颌托和额靠。
11.部分OCTA设备拥有自动眼球跟踪功能,以帮助减少OCTA特定的移动性伪影。开启此功能时患者在扫描期间可正常眨眼,但是如果患者固视欠佳,则扫描时间将明显延长。检查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开启或关闭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