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期病 学习,帮助我们鉴别坏死性视网膜炎。坏死性视网膜炎发展后表现为大片视网膜坏死,而患者只是局部无灌注区。通过前房内层KP 表现,不应该排除Behcet病,但在Behcet病医治上可按照其他学科的医治方法。——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
在黎晓新教授的主持下,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周三 病 讨论会已开展了85期,在提*医疗质量、培养新生医务人员方面 。
本期特检科分享了一 比较特殊的病 ,患者双眼先后发病,病情变化明显,住院两次,病情转归大,患者医从性差但病情预后佳。下面详细汇报患者的病史、眼部及其他检查、初步诊断与详细的诊疗经过。
患者基本信息
黄某,女,46岁
初次住院
左眼不适伴眼前黑影飘动10天
有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无眼红、眼痛、眼异常分泌物等
既往史
平素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视力
OD:1.0 OS:1.0
眼压
OD:9.9mmHg OS:11.7mmHg
外眼检查
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左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见轻度尘状KP,前房细胞(-);双眼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晶体透明,眼底检查如下:
其他检查
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梅毒及HIV均阴性
血常规、生化全套正常
胸部正位片正常
拟诊讨论:
双眼急性视网膜坏死
医治
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营养神经,外用及口服激素40mg qd、视网膜光凝等医治,病情好转出院。
鉴别诊断
Behcet 综合征
眼内炎
脉络膜视网膜炎
梅毒性视网膜炎
小结
视网膜血管炎临床较常见
感染性—非感染性鉴别是关键
病理检查至关重要:房水、玻璃体液
风湿免疫科诊治为根本
眼科密切随访
病 讨论
黎晓新院长认为,观察眼底表现与病毒学检测,无大面积的视网膜坏死改变,诊断为坏死型视网膜炎证据不足。前房有KP,视网膜有典型的血管炎改变且血管炎侵犯到视网膜动脉,不能排除Behcet病。 Behcet病与HLA-B51基因强相关,阳性率高达70%,因此还需进一步检测,患者符合免疫性疾病,但尚不了解属于哪种免疫性疾病,需通过HRB51排除Behcet病。就目前情况建议按红斑狼疮、血管炎进行考虑医治。
李明翰主任表示, 初临床怀疑病毒感染,抗病毒医治后疗效好,几天后患者出院,病灶稳定。第二次另一只眼睛复发,观察眼底血管发现明显以玻璃体炎症为主,第二次发病考虑多种可能,一是否有Behcet病,二是否有感染性因素如结核感染。建议患者就诊风湿免疫科进行后续医治,半年后至厦门眼科中心医治病情稳定,医治 好。该病 从眼科角度医治相对棘手,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都有困难,但患者全身控制稳定, 终良好转归,在此欠缺患者在外院医治的具体诊断及 时间。本期病 向大家展示的目的是患者眼底严重病变,其愈后不一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