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种可能导致永久不逆性失明的疾病,其发病原理在于眼压超过视神经所能承受的程度,造成视神经萎缩,视野逐渐缩小, 终导致失明类型主要有4 种: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混合性青光眼。
青光眼主要症状有视物模糊,眼胀,头痛或眉弓痛,看灯光有彩虹样圈(虹视),视物遮挡,视野范围缩小;急性发作时视力下降,头痛、恶心、呕吐,诱因一般有劳累、生气、季节更替、情绪波动等。有些类型的青光眼也可无 症状。
原发性青光眼 多见,它又分为两类:闭角型青光眼以及开角型青光眼,这两种是我国乃至世界 常见的类型。
其中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眼球结构异常所致,患者的瞳孔阻滞,或患者虹膜根部肥厚、前移,导致前房角关闭、房水流出困难、眼压升高而引起青光眼,发病年龄多在40 岁以上。
开角型青光眼主要与遗传基因突变相关,20~50 岁之间发病较多。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时大多没有 症状,往往到晚期,患者视野有明显损害时方能发现,是视力的“隐形杀手”。许多眼科大夫更是把青光眼称作是“盗取视力的小偷”。
青光眼早期症状须重视
先天性青光眼目前,婴幼儿型先天性青光眼的医治仍是世界性难题。由于患儿先天没有发育好,手术 相对不是很好,属于青光眼里 难治的种类。若孩子出生后眼睛特别大,并越变越大;或者眼睛不亮、发灰白;以及怕光、流泪、眼睛痉挛(先天性青光眼三联征),应立刻去医院就诊,尤其是3 岁以下孩子更应注意。如果孩子不幸罹患先天性青光眼,医生会尽可能帮助把患儿从失明的“深渊”挽救回来。
闭角型青光眼此类青光眼一般有青光眼家族史,症状表现在眼睛小且凹,天黑眼睛不适,单侧眼睛发胀,鼻子酸,头疼、偏头疼、虹视等。
开角型青光眼眼压耐受性比较高,当眼压比较高的时候患者并没有异常反应和疼痛的感觉。生活中要注意几个细节:视力不断下降,近视眼不断加重;眼睛虽然不红也不疼,但是眼白处总是充血、发红。一旦出现这些情况,不妨尽早去医院检查,由医生来判断是何种问题,诊断或排除青光眼。
常见的青光眼相关检查包括:眼压检查、眼底检查、前房角检查、视野检查。专家建议大家将青光眼检查作为常规的眼科检查项目。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要尽早去医院作相关检查以排除青光眼。
青光眼个体化医治防失明
一般来讲,青光眼是无法预防的。因为大多数青光眼与眼睛结构有关系,这种结构很难改变。但是早诊断、早医治仍有积极意义。
专家表示,如果能及早诊断、及时医治、 持续性地控制眼压,大多数青光眼患者可以避免失明。如果不及时医治,后果会很严重,包括视力下降,视野不断丢失, 终导致失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青光眼医治目的主要是维护现有的视力及视功能,医治方式包括药物医治、激光医治、手术医治三种,各有利弊。早期多采用药物配合激光来医治,而对于中晚期的青光眼患者,则是以手术医治为主。每个患者根据其自身条件都会有“个体化”医治方案。虽然目前青光眼还不能 根治,但 的医治可以控制延缓疾病进程。
青光眼激光医治方式
药物医治的同时可以配合激光医治,激光医治包括激光周边虹膜打孔术、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等。随着技术的 和进步,使用新的材料、新的联合术式、微创医治方法,使得手术 率比以往有一定提升。
手术医治在各型青光眼医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应该首*手术医治。对于继发性青光眼则应针对病因医治。原发开角型青光眼手术医治应在各种药物及 药量无效情况下方可考虑。
根据降压机制常用的术式有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巩膜下咬切术、虹膜嵌入巩膜术和巩膜烧滤术等滤过性手术;睫状体分离术;巩膜透热凝固术、冷冻术等。具体手术方案的确定,则需要医生根据每个患者自身条件以及医疗条件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