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高大魁梧的葛坚,一副运动员的体魄里住着一个文学家的灵魂,但 终却无心插柳地走上了医生和科学家的人生。现在的他享受着科学的乐趣:这是一种奢侈的乐趣,普通人可能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正如研究的艰苦,也非一般人能体味得到。
何以见得?葛坚多次在《如何做好一名研究生导师》、《博士导师研讨班》等公开教育讲座中提及,他所认为的“科学家的品质与气质”,提到“热爱/热情”和“渴望”这些词汇达到六次之多——对科学的热爱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突出的干劲、热情、勇气,弄清事实的渴望,弄清规律的渴望,得到发展、获得再生的渴望,对发挥自己才能的渴望。这似乎恰恰印证了,科学家这个身份与他身上的人文气质混搭起来并不违和:同出自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热爱。
而这些难能可贵的人生历程与感悟, 后都通过教师这一身份,润物细无声,一课又一课,输送给了他的学生们。至今,他已培养博士研究生69名,已出站博士后8名,其中不乏成绩骄人、成就斐然者——20人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人次获得“十五”攻关计划*席,1人次获得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他的学生之一卓业鸿教授就是“全国百篇 博士论文”的获得者。
第*课:学术道德
热情而沉郁,行动果敢而心怀悲悯。这样的葛坚在带教学生时,要求也特别严格。他不时反观自身,然后把自己的人生心得投映到学生身上——对世界有热情,对学术能刻苦,对患者有悲悯。葛氏门下,对这位大医恩师,无不感佩。
他的博士生刘玉淳回忆起自己对葛坚老师的印象时说:“在见到葛老师之前,就知道他是行业大拿,学科里泰山北斗一样的存在,还未见其人,就已心生敬畏。”而葛老师给学生的第*印象也总是略显威严,随时都流露着大师风采。
有一年教师节,大家精心订制了一个由所有师兄弟、姐妹们合影组成的大蛋糕,也令葛坚感慨良多。他回忆起1985年,自己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导师周文炳教授的引导下,又花了五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硕博八年的历练,对我个人至关重要,我学会了两种对我日后临床实践、科学研究乃至医院管理都相当重要的思维方式,一是学会怎样独立思考地从事一项工作,并抓到问题本源,二是树立了自己的学术道德观并且尽力去倡导维护”。
葛氏门人上的第*课就是学术道德观。“做学问首先要做人。做人首先要真诚老实,做学问同样如此。我的导师周文炳教授就是这样教育我的。现在,我不仅对我的学生灌输这种有益思想,而且要求我的学生恪守学术底线,摒弃学术不端行为……”葛坚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千 不能过分追求表面的、形式的东西。”
刘玉淳也表示,葛老师对学生们的教诲也一直遵循品格秉性在先,大到学术规范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小到一封邮件一条短信的措辞礼仪,老师都不厌其烦言传身教。“老师对科研的执着和广阔视野令我们钦佩;他严谨治学的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让我们敬仰。老师认真倾听并接纳我们的疑问和建议,面对科学研究,总是有很多富有 和制作性的想法,科研工作道阻且长,有老师指路领航,才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老师作为一名眼科医生, 的态度,以及对病人的关切和耐心,令我们感动。无论是作为科研人员,医疗工作者,还是为人师表,老师都是我们一生的榜样。”
作为科研路上的领路人,葛坚深知时下现状,论文“妖魔化”,期刊杂志太多,鱼龙混珠,同行评审制度形同虚设,客观上造成了可乘之机,“给钱就发”,腐败、作伪之风泛滥,丧失了对科学应有的敬畏之心。至于抄袭、剽窃、数据篡改、伪造结果、欺诈舞弊,在学术界也从未 绝迹——有资料显示:180份博士生论文问题调查中,60%承认有剽窃行为。
葛坚深谙人性的弱点。他坦言,从科学 早的岁月开始,对名望的追求就一直伴随着为使自己的学说占上风而不惜对真理稍加“改进”以致凭空编造数据的念头。科学家同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当他们在实验室门口穿上白大褂时,他们并没有摆脱其他行业的人们所具有的感情、奢望和弱点……但作为科学家, 需具备的品质之一就是学术上的诚实与正直,“科研者只有不为生计所困,不为名利所扰,才能恪守科研道德、切切实实地进行学术研究。”一句话,道出了科学研究的真谛。
第二课:人文修养
人文关怀是葛坚在培养博士生过程中 为看重的品质。
很多学者和科研人员都是理智的“技术派”,相比之下,葛坚身上更多了一份感性的柔软。他自幼爱好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原本立志要走文学这条路,似乎是因为从小对文学的爱好,使他在行医育人的生涯里,更能体会他人的感受与疾苦,也更能体会孙思邈所说的“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正因为懂得,葛坚才不 虑地提及,我国医学院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过于强调临床能力、 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对有关医患之间的沟通、人文关怀等方面重视不够。“这部分缺失,那这个医生就只能成为“医匠”,没有人文关怀的医生只看重临床诊疗技能,这固然能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产生医患矛盾。”在葛坚看来,对于好医生培养的标准应该是:认真倾听,善于沟通,技术熟练,利他主义者。从这个层面讲,葛坚始终坚持“没有投诉”是好医生的标准之一。
医生如何修炼自己的人文关怀?葛坚这样告诫学生:医生如果没有好的文化背景,很难称职,而读书则是提*个人修养的 途径,灵魂有了品味,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一定是高质量的。“我对文化、文学、科学研究都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尤其是在科学研究这方面的兴趣一直没有改变过,我对学生说‘你们学习新知识很快,不过你们和我 的区别是兴趣不广泛,要培养兴趣,这意味着机会。’”
葛坚有一句至理名言“爱好也是学习”,除了 书籍外,他还多年订阅《十月》、《花城》、《读书》、《随笔》之类的文艺刊物。他喜欢阅读爱因斯坦、恩利克·费米、计算机之父诺依曼等这些出名科学家的传记。
他在工作中的严谨、缜密、锐气、 ;他在医院2017年职工春节联欢晚会上,戴着太阳镜走秀;他独自小酌品尝红酒的韵味……工作生活上的点滴细节,构成了葛坚的价值观、文化观、生活观,这些观念凸显出,他是一个乐观进取的勇者,守望自己目标永不止步的跋涉者。
也许正因为如此,身为国内青光眼学界的大咖,一讲起科学,他却能旁征博引,从太阳系星际探险,中子星的爆炸与黑洞的形成,到花儿开放的基因控制,到南极洲的冰原、尼安德特人的遗传信息……蜉蝣宇宙,仿佛都了然于心。广阔的视野、开放的襟怀,带来的是目光的远大。1999年就跟随葛坚学习、如今已在飞秒医治近视领域颇有建树的余克明教授对葛坚老师印象 深的一点就是目光远大,“不管是在学术课题的选择上,还是学术道德的坚守上,他有一种道的坚持,这使得他不会局限于眼前利益、眼前得失”。这也在余克明教授的师弟师妹们那里得到了验证。
葛坚于2006年带过的博士生陈梦飞回忆,葛坚教授很早开展干细胞与视网膜神经再生研究,并且始终处在国内外该领域的 。“葛老师对学科发展方向的认识是超前的,如何选择研究方向,什么问题是基本的、重大的、有前途的科学问题,这关系到课题组长远发展。这就像是买股票,他知道那个研究方向是潜力股,这当然与他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密不可分”。当时,葛坚实验室是国内 早一批开展细胞重编程,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化移植研究的小组,相关成果受同行广泛认可,也培养了一大批这方面的研究人才。“这 得益于他当年对科学问题的正确判断,他始终有敏锐的洞察力,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所以,他后来在临床医治上又极力倡导转化医学、循证医学和个体化精准医治学说。”陈梦飞说。
第三课:科学研究
有了前面两课打底,再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就能如虎添翼。
葛坚自己就是很拼的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他任期间,发展迅速——全国 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中山眼科中心,荣获全国眼科*个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落成,连续7年被评为中国医院 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第*名。“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花了十多年的时间进行筹备和申报。”由于国家实验室的管理机制不同,对基础研究和平台项目建设的要求十分严格,当时葛坚除了临床和行政工作之外,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这也让他成为了眼科中心“回家 晚”的员工之一。
当时眼科作为专科,很难得到国家重大项目研究基金资助。葛坚在当时中大校长黄达人的带领下,带着PPT在科技部展示眼科学的重要性,说服眼科学项目在科技部立项。为了 立项,葛坚一边组织六个项目课题组,组成中国当时 的眼科研究团队,一边写报告材料准备答辩,葛坚回忆说,这是当时 激动人心也是 辛苦的两件事情。
人生的快意,无非是在 合适的时间和位置上,做了 尽兴的拼搏,回忆中的苦,一朝回首,原来全是“无悔无憾”四字而已。
做学问时,葛坚也是力求做到极致。出自葛坚门下的不少学生形容这位业内大咖的导师,都用了同一个词——严谨。2006年跟随葛坚读博的陈梦飞和刘颖目前都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谈及老师葛坚,陈梦飞坦言,一开始跟随葛坚教授时,总觉得像初入武林的小子拜到了名门大派宗师门下,以为可以像武侠小说的主角一样“一口气就得到三十年内力”,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陈梦飞才逐渐感受到葛老师工作之严谨,几近苛刻。“举个 子,葛老师常常受邀去各地讲学,而 张幻灯内容, 个词都要自己反复斟酌。人们常常赞美和羡慕那些 的科学家,却少有人知道 的背后无疑是忘我的进取。葛老师常常从早到晚泡在办公室,他对工作上的投入多过我们 一位年轻学生”。
而刘颖回忆起跟随葛坚学习和处理科研事务时,也提到“科研事务繁杂,恩师时常废寝忘食工作到深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仿佛他从不会疲倦”。但刘颖说:办公桌上堆满的文献资料、电脑中铺陈的无数工作文件、邮箱中每天上百封的电子邮件和老师的黑眼圈,都提示着老师的辛劳。和陈梦飞一样,刘颖也钦服于葛老师的严谨,“他会核对到 句话,甚至 个标点!”学生们亲眼目睹着老师白天上临床做手术,门诊从上午看到下午,错过午饭时间,仍然耐心解答 个患者的提问,下临床后仍在办公室处理各类事务到深夜,学生们担心他的身体,劝他回家休息,而葛坚却教导他们“对待工作需尽己所能,尽善尽美尽快,不耽误他人后续工作”。
对学生们来说,葛老师更多的是身体力行诠释对科学问题的认识需要日积月累,经历水滴石穿的成长之路。因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投入科学研究中时,葛坚对学生是下得狠心的。“把他们扔到游泳池里!但把救生圈也扔给他们, 让他们自己去游,能游上来,也就 了。” 做葛坚的学生,要么力争上游,要么沉到池底。
他要求学生们培养批判的阅读能力,说起全球200多个检索系统如数家珍:1952年《世界科学杂志一览》收录200 篇文献、2005年文献存储:仅DIALOG检索系统(美国) 0.8亿篇;ORBIT (美国)系统文献0.6亿篇;ESA-IRS系统(欧洲)文献0.5亿篇,大数据时代,文献量浩如星河……
他要求大家批判阅读是因为“文献量50年增加逾上千倍,而且只有10-15%的文献是有持久的科学价值。”每读一篇有价值的文献,葛坚都要求学生们要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作者检验了什么假设?采用的科研设计是否适合于这项研究所阐述的广泛科研领域?是否避免了系统误差?对照是否合理?样本是否够大?实验数据是否客观可信?
他对自己和学生们的选题有着严格的原则要求:首先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出发点;要有 性、 性,更要有可行性;能提*、 眼科致盲疾病的诊疗 。2010年葛坚领*的“青光眼临床诊治模式的转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就是 证。
就是在这样严格的三节课磨练下,葛坚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屡屡摘下殊荣。他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34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6篇,国内发表的论文获得我国眼科科研人员近15年国内学术影响力(H因子)第七名,“自人类Tenon囊成纤维细胞 诱导分化iPS细胞”和“首次发现线粒体功能缺失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两项研究被评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领域近五年十*进展”。临床研究“周边离焦镜片减缓近视进展”获评IOVS杂志2012年全球 受关注的眼科临床研究结果。“血清饥饿诱导细胞周期同步化促进人体细胞重编程”研究被评为“2017-PLOS ONE-被引率 高的TOP-10论著”。此外,“青光眼临床诊治模式的转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光眼防治系列研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以及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十余次。
近年来,除了在科研上带领学生们披荆斩棘,作为一名 科研和教育工作者,葛坚也关注着中国医学教育的改革步伐。他以数十年耕耘在科研教育一线的经验和积淀,纵横捭阖地论述了中国医学教育体系的改革方向。
正如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顶层设计是关键,首先要有开放的思路,应当遵循环球标准来设计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合格或卓*的医生在环球上是有共识和标准的。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医疗服务水平不均等、地区与省份之间差异 ,同时当下中国又是一个拥有着丰富资金及医学资源的大国,为了使医学教育的质量和医疗服务的效率既能满足环球标准,又能满足中国特*的国情需求,改革是 能达到满足上述两项要求的路径。
建立有中国特*的医学教育体系,应该了解中国独*的社会及历史背景, 照搬美国的体系是不合理的。考虑到中国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且基础教育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中国对医生的选拔、训练及评价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从可操作性来说,需要实现医学技能训练的精细化与常规化、考核标准设计的严谨化,保*教学计划的可执行性每个专科部门都要为医生设计一套必须完成的合理的任务清单,并严格按制度执行,举 来说,一位医生完成规范化培训期间,需独立完成60-80台白内障手术,这是基础,并保*学员能得到合理的报酬。这样或许能帮助解决医学教育与医疗服务资源分配不平均等现象。
在葛坚眼中,只有这样,以正直的学术道德、广博的知识涉猎,严谨的科研态度,充分的实践机会,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中国名家。